此前,我们在第266期工信部新车目录中查到了吉利的一款全新电动车,这款新车的外观造型与众泰知豆纯电动车高度相似,而在车身尺寸上也几乎完全一致,长宽高同为2765mm/1540mm/1555mm,轴距也是相同的1765mm。
在过去几年的车展上,我们鲜少看到外资品牌或合资企业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即便有,也只是寥寥几款概念车型。作为百人会执行副理事长,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对百人会的定位简单明了地指出了其存在的意义,也说明其之所以引发关注的原因。
全国汽车标准委电动车辆分委会副主任、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教授陈全世在去年底的这个判断成为2014年最准确的玛雅预言。然而今年的广州车展上,他们的突然来袭对自主品牌来说应该是一记警钟。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付于武对于低速电动车的建议为其指明了发展道路,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官方对低速电动车的态度,让其有望从野蛮生长步入正规军行列。我国汽车领域的严进宽出一直被各方诟病,甚至被认为是扼杀中国特斯拉的刽子手,如今,准入大门已经打开,就等各路大神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是骡子是马都请拉出来遛遛吧。这一年,私人消费市场一波三折,从最初消费者的雾里看花到后来的逐步接受,再到受制于充电桩被折损的消费热情,私人消费市场未能如期打开,也成为示范城市完成率仅为11.48%的难看成绩单的直接诱因。
虽然双100(续驶里程100公里以上,最高时速100公里以上)的技术要求,比之前试行的双80标准有所提高,但还是让有志之士看到了希望。作为一项新型国家战略产业,电动汽车得到关注,其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在有了专业的第三方智囊团研究后有望得到更快、更好地解决。柴发合:按照新的空气质量标准来衡量,2013年74个城市里只有3个城市能够达标。
今天,《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即将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我们知道,一部法律的修订,不仅仅要考虑当下的问题,还应该有前瞻的意识,着眼于未来的发展。即将在明年实施的新环保法已经确立增加企业违法成本的思路,柴发合认为,这也应该体现在新的大气法之中对新能源汽车推广具体情况深入了解的王秉刚也客观介绍了目前新能源汽车推广中的各种现实问题:可供市场选择的产品种类和数量还不能满足推广应用的需求,尤其是乘用车车型少,产能有限,各种专用车多处于生产准备阶段;而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不能满足需要的矛盾突出,多数城市私人消费者停车难、充电难的问题尚未找到有效解决办法;地方充电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过于依赖电网,社会资本进入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与服务领域的政策与措施尚待落实。
尽管形势严峻,但是即将过去的201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仍然呈现一些重要的改变,尤其是私人消费市场的异军突起,成为推动今年新能源汽车消费热潮的关键引擎,今年也被业界定义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商业化元年。而河北省、西安、成都等近20个城市和地区的完成比例低于10%,而长春、哈尔滨、兰州、海口等6个城市和地区的新能源车推广完成比例为0。
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仍未完成由点及面的转变。王秉刚透露,在整个新能源车消费结构中,以私人消费为主力的乘用车比例已经高达70%。王秉刚呼吁,各部门要联手解决基础设施建设问题,按照国务院指导意见精神,落实各项工作,形成国家电网与社会资本协调合作的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行机制,找出解决充电难的问题的具体办法;继续努力拓展新能源乘用车的市场,包括私人购买与租赁;要落实好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桩安装服务,购买插电式或纯电动,尊重消费者的选择。时间已将过1/2,33万辆的计划任务达成还不及1/5,在12月20日由经济观察报主办的首届中国新能源汽车消费高峰论坛上,中国电动车百人会成员、科技部电动汽车重大项目监理专家组组长王秉刚表示,新能源汽车推广总量与计划推广数量差距很大。
按照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群)申报计划,2013年至2015年,中国39个推广应用城市(群)88个城市将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33.6万辆。根据工信部网站的信息,截止2014年9月,从推广量上看,浙江省、北京和深圳3个地区和城市完成量居全国前三,后两个城市分别达到4762辆和4189辆。此外,地方保护尚待破除,全国统一市场待完善。来自工信部的数据显示,从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底,39个推广应用城市(群)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3.86万辆,其中2014年1-9月推广2.05万辆。
更重要的是,各城市(城市群)推广工作效果差异大,2014年9月底统计还有9个推广数量少于100辆。今年年(各种新能源汽车)销售总量有望突破6万辆,其中私人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取得重大突破
有的市民提出,在我市建设美丽天津、实现清新空气的过程中,及时修订《天津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明确规范大气污染防治的各方面工作,为美丽天津建设提供有力的法制保障,非常必要、非常及时。据悉,市人大常委会有关工作机构正在对社会各界提出的意见进行认真的梳理和分析,市人大常委会将在再次对条例修订草案审议时修改完善。
四是建议加大惩治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对违法排污的单位和个人要提高罚款标准,对拒不改正或者逃避监管的排污单位和个人,要采取更严格的制裁手段,避免以罚代管,保证大气污染治理真正见到实效。有的市民表示,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的修订是社会各界的共同愿望,希望能够通过条例的施行,尽快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对于清新空气、美丽蓝天的美好期待。三是建议推进信息公开,加强公众参与,完善公众举报监督机制,构建更加便捷高效的举报平台,方便群众监督,保护和调动公众参与大气污染治理的积极性。五是建议提高法规条款的可操作性和可执行性,使文字表述更加规范,专业名词含义更加清晰,执行标准更加明确,执法程序更加完善。12月9日,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全文公布了《天津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各界广泛征求意见。广大市民和人大代表对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总体表示赞同。
截至19日18时,收到43位人大代表、195位市民来信来电,提出具体意见和建议362条。有的代表认为,《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修订草案)》适应了我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新要求,突出防治重点,综合多种防控手段,统筹兼顾治理污染与保障民生的关系,提高违法成本,是一部全面而有力的法规,希望尽快通过施行,实现我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新局面。
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议突出防治重点,着力规范对燃煤、扬尘、工业废气、机动车尾气、挥发性有机物等重点污染源的防治,坚决采取更加强有力、更具针对性的法律措施,集中力量解决最重要的大气污染源问题。与此同时,广大市民和人大代表还积极建言献策,对征求意见稿提出了一些修改完善的建议。
在为期11天的时间里,市人大代表和各界群众对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反响非常热烈,纷纷通过热线电话、信函、电子邮件、市人大常委会网站和人大代表履职服务平台等多种渠道,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二是建议强化执法责任,进一步细化大气污染防治相关执法部门的监管职责,明确各部门间的协作分工,强化行政问责规定,促其严格执法,避免推诿卸责,以保证大气污染得到切实治理
与此同时,广大市民和人大代表还积极建言献策,对征求意见稿提出了一些修改完善的建议。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议突出防治重点,着力规范对燃煤、扬尘、工业废气、机动车尾气、挥发性有机物等重点污染源的防治,坚决采取更加强有力、更具针对性的法律措施,集中力量解决最重要的大气污染源问题。四是建议加大惩治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对违法排污的单位和个人要提高罚款标准,对拒不改正或者逃避监管的排污单位和个人,要采取更严格的制裁手段,避免以罚代管,保证大气污染治理真正见到实效。截至19日18时,收到43位人大代表、195位市民来信来电,提出具体意见和建议362条。
据悉,市人大常委会有关工作机构正在对社会各界提出的意见进行认真的梳理和分析,市人大常委会将在再次对条例修订草案审议时修改完善。五是建议提高法规条款的可操作性和可执行性,使文字表述更加规范,专业名词含义更加清晰,执行标准更加明确,执法程序更加完善。
有的代表认为,《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修订草案)》适应了我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新要求,突出防治重点,综合多种防控手段,统筹兼顾治理污染与保障民生的关系,提高违法成本,是一部全面而有力的法规,希望尽快通过施行,实现我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新局面。广大市民和人大代表对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总体表示赞同。
12月9日,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全文公布了《天津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各界广泛征求意见。二是建议强化执法责任,进一步细化大气污染防治相关执法部门的监管职责,明确各部门间的协作分工,强化行政问责规定,促其严格执法,避免推诿卸责,以保证大气污染得到切实治理。
有的市民提出,在我市建设美丽天津、实现清新空气的过程中,及时修订《天津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明确规范大气污染防治的各方面工作,为美丽天津建设提供有力的法制保障,非常必要、非常及时。有的市民表示,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的修订是社会各界的共同愿望,希望能够通过条例的施行,尽快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对于清新空气、美丽蓝天的美好期待。在为期11天的时间里,市人大代表和各界群众对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反响非常热烈,纷纷通过热线电话、信函、电子邮件、市人大常委会网站和人大代表履职服务平台等多种渠道,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三是建议推进信息公开,加强公众参与,完善公众举报监督机制,构建更加便捷高效的举报平台,方便群众监督,保护和调动公众参与大气污染治理的积极性
增加水体或者植被,一方面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另一方面可增加大气的水汽含量,以改善环境质量。据了解,目前以工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占据了河南GDP的56%。
如果城市里有几条畅通的通风走廊,使得风能够在城市中自由进出,有利于城市空气的更新循环,这在许多国家有成功的经验。静稳天气条件下,污染物会积累,不易输送和扩散,进一步加大了雾霾天气出现的频率,加剧大气污染。
行动郑州将投入460亿元治理环境目前,影响郑州空气质量的主要有三大项,分别是燃煤排放、汽车尾气、工地扬尘。例如,德国汽车工业城市斯图加特通过建设城市绿色通风走廊,有效缓解空气污染物在城市凝聚不散的问题。